土壤的“包容”能力很強,在通常的施肥情況下,土壤惡化速度較慢,除非*不合理的施肥??墒且坏┩寥缾夯?,后果將是異常嚴重的、而且是持續的,非常難以矯正,如欲改良,則代價巨大。正確施肥,保護土壤,才能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進行,這一點至關重要,也是保質增收的關鍵所在!
一、判斷土壤好壞
1、看土壤顏色
肥土土色較深;而瘦土土色淺。
土壤顏色與土壤中的土壤、水分含量、腐殖質含量、淺色礦物(如氧化鋁、二氧化硅、碳酸鈣等)含量、暗色礦物(如氧化鐵、黑云母、氧化錳等)含量緊密相關,因此,土壤顏色是土壤物質組成及其性質的反映,也是判斷和研究成土環境、土壤類型及其肥力特征的重要依據。
2、看土壤適耕性
肥土土層疏松,易于耕作;瘦土土層黏犁,耕作費力。
黏土的可塑下限含水率低于16*,適耕的含水量范圍小,宜耕期短;砂性土可塑下限值高達23*左右,宜耕的含水量范圍大,宜耕期長;壤土則居于二者之間。
3、看土層深淺
肥土土層一般都大于60厘米;而瘦土相對較淺。
土壤質地的好壞關系著土壤肥力高低,含氧量的多少。如梅花、梧桐、核挑等植物喜肥沃深厚的土壤,應栽植在深厚、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上。如油松、馬尾松等,可在土質稍差的地點種植。當然,耐癖薄的植物種在肥沃的土壤上則長得更好。
4、看土壤淀漿性及裂紋
肥土不易淀漿,土壤裂紋多而??;瘦土*易淀漿,易板結,土壤裂紋少而大。
5、看土壤保水能力
水分下滲慢,灌一次水可保持6~7天的為肥土地;不下滲或沿裂紋很快下滲的為瘦土。
黏土保水能力**,但黏土的通透*差;相反沙土的保水能力*差;而壤土的保水能力介于黏土和沙土之間。
6、看保肥能力
供肥力強,供肥長久,或潛在肥力大的土壤均屬肥土;否者均屬瘦土。
所謂保肥能力,即土壤在園林植物生長全過程中供給所需養分的性能。由于土壤自身的性狀不同,供肥能力大小和快慢各異。
通常是含有**豐富的土壤,肥勁長而穩,肥力平緩協調;**質少的砂質土有前勁而后勁不足,黏質土有后勁而前勁不足。土壤供肥性是鑒別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。
7、看水質
水滑膩、黏腳,日照或腳踩時冒大泡的為肥土;水質清淡無色,水田不起泡,或氣泡小而易散的為瘦土。
8、看夜潮現象
有夜潮,干了又濕,不易曬干曬硬的為肥土;無夜潮現象,土質板結硬化的為瘦土。
9、看動物
有田螺、泥鰍、蚯蚓、大螞蝗等的為肥土;有小螞蟻、大螞蟻等的多為瘦土。
10、看植物
生長紅頭醬、鵝毛草、薺草等的土壤為肥土;生長牛毛草、鴨舌草、三棱草、野蘭花、野蔥等的土壤均為瘦土。
二、土壤惡化的表現
1、板結化
土壤惡化后的另一個直接表現就是板結。良好的土壤一般要求疏松透氣,而板結土壤卻是堅硬通透性差。澆水時十分黏重,滲水能力差,干燥后堅硬成塊,不易破碎。這樣的土壤水氣比例極不平衡,而且難以耕作。土壤板結后出現更多的厭氧環境,因而會導致更多有害物質的積累。
2、鹽漬化
在多個區域發現,土壤鹽漬化是影響土壤健康***的問題之一。很多農民朋友的棚室土壤中都有發現青、紅、白霜的存在,在種植行內及兩側,干燥的土壤表面常常呈現白色或紅色,澆水之后會消失,隨著土壤逐漸干燥,紅、白霜又會出現。這就是鹽漬化*直接的表現。
3、土傳病蟲害增加
土壤惡化后引起土傳病蟲害越來越嚴重。有益微生物的數量驟減,有害病菌大量滋生,因而土傳病害的發生一年更比一年多。
4、酸化、堿化
一些嚴重依賴化學肥料的農業生產區域,出現土壤酸化的情況較多。特別是在長期且大量使用生理酸性肥料的地區,土壤酸化較為明顯。
三、保持土壤健康的優選辦法
土壤具有肥力,植物才能在土壤上定居和發育,好的土壤才能長出好的植物。對于苗圃地、退化的草坪地、公園綠地、小區綠地,可以通過增施微生物菌肥或**肥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,如“飄綠8號肥”、“土寶貝”。
微生物菌肥能夠**土壤結構,破除土壤板結,增加園林植物根際微生物生長環境,培養壯苗,提高園林植物抗性。
上一條:苗木應都該懂的“苗木施工要求”!
下一條:沒有了 |
返回列表 |